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区稍低,但都大于0,说明他们也很注重发展非物质消费,只是力度不够,这是今后这类地区发展的重点。第三类是因子得分在050之间的,包括湖南、云南、湖北、河南、四川、河北、贵州、安徽、陕西、江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宁夏15个地区,这些地区因子得分小于0,说明这些地区的总体消费水平是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这些地区在第一主因子的得分都小于0,在第二主因子的得分也比较低,这说明这些地区也应该加大非物质消费的发展,特别是文娱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发展。第四类是因子得分小于05的,包括广西、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新疆6个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在第一、二主因子的得分小于0,而在第三个主因子的得分相对比较高,它们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并且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后几位,它们收入中的大部分都用于食品支出,而用在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比较少,所以要想优化消费结构,西部广大地区是难点,切实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根本途径。
二与美国的消费结构的比较及借鉴
1美国消费结构的对比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存在类似性,作为满足需求的各种消费资料或劳务也必然存在共性。因此,对比考察典型国家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和参考典型国家的经验,对实现我国家庭消费结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以美国为例,来研究一下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差别。
9
f表9
美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表
单位:
项目
1942
1955196019651970198019941999
食品
347
28322119819016515693
衣着
148
98
90
84
82
685254
居住
124
170190192185206226169
家庭设备
144
118
80
80
74
627053
医疗保健
57
64
67
77
9512155169
交通通讯
62
154150156153165212128
文娱教育
53
50
68
76
86
8082178
杂项
65
63
134
137135133158159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100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1)在食品支出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食品支出比重在各类消费支
出中降幅最大,从1942年到1999年降低了254个百分点;二是食品指出比重比较低,美
国已低于10,而我国最好水平还在30以上,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均收入的高
低,其次还有居民消费观念的因素。(2)衣着消费:美国和中国衣着消费比重都呈下降趋
势,只是比较缓慢,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衣着的需求已呈饱和状态,不像汽车、
住房那样是收入和地位的象征,不同阶段的居民消费差别较大。但由于衣着是生活必需品,
仍会保持一定的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