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论文题目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
班级2015年秋行政管理一班姓名
学号
日期2017年5月20日
f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
f家”。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董仲舒的这个建议影响了中国自西汉中期以后思想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就形成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在这两千多年里儒学理论虽说有多次变化但总的儒学精神一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得到延续应该说董仲舒的思想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同时中国文化在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新的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