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级管理人才、尖端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是中航工业实现“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中航工业作为世界强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承担着国家重点型号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和“高新工程”任务,“三高”人才严重短缺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三高”人才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据有关资源显示,截止年底,我国从事一线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尽管如此,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企业的快速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的供应成为一对矛盾共同体。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人们的择业观念发生着巨变,致使高技能人才总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以我公司为例,一线生产工人人中,具有高级工人以上职称的人员不足人,高素质的车工、钳工、数控工、磨工、装配试验工更是严重短缺。今年月份公司从人才市场和网上招聘,报名的人员很多,考核合适的人才很少。因此,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
f任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笔者认为,切实加强高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技能人才后备队伍建设针对制造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应加大对职业院
校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弊端在于供求双方严重脱节,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不够。所以,职业教育要继续深化改革调整,面向市场,强化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企业需要哪类人才,我就培养哪类人才,促进职业培训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紧密相连的局面,共同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要紧密围绕国家振兴十大产业,开设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科类新专业、新工种,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互利共赢。从年开始,我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开展合作,按专业培训,学生毕业前半年到我公司生产一线实习,实习期满进行考核,优秀者可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中航工业要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有条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