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我一名数学老师,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在不断地成长壮大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所学、所获、所思反馈于我的学生和我的课堂,在成就学生的时候也学着成就自己。而且,从中初步体会到了“爱”与“教育”的关系,由把爱不自觉地停留在口头上,转化为把爱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实践中。老师特有的师爱,就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学会用他们的情感、兴趣、思维投入到生活中,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下面就把我的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心系孩子,葆有一颗童心有人说,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老师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有的人将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老师只有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思维、兴趣,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学生才会视你为知心朋友。我们常说要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老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学会点“儿童思维”,也许就迎刃而解了。我班有一个小学生,因为寨子村是山区,吃水比较困难些,到现在没有统一安装自来水,她看到爸妈常到邻居家提水,并非常注意节约用水。有一天,她帮妈妈涮锅洗碗后,又坐在小板凳上,在锅里洗起脚来。妈妈一见,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在锅里洗脚呢?”那个孩子却回答说:“我洗完了碗,见锅里的水还很清,倒掉多可惜啊,就洗了脚。”像这样的事相信老师们也可能碰到过很多,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称赞,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我把这种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这个时候,做老师的只有怀着童心才能理
1
f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我们班有个学生成绩很好的女孩子,有几天她在课堂上却神情忧郁、无精打采。我侧面一了解,原来前不久她家里的一只小花猫死了,她因此非常难过。做为班主任,我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了她,并温和的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很好,但是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以后,小女孩逐渐恢复了开朗活泼的性格。老师是成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孩子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老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