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网络虚假新闻研究
作者:马金凤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4期
摘要: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发布信息、交流观点的便利,但同时也给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以可乘之机。本文试图从2012年至2014年《新闻记者》评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中挑选出典型的网络虚假新闻进行研究,探讨网络上虚假新闻多发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对策
一、网络虚假新闻多发的原因
(一)网络新闻发布者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低门槛,加上网络新闻发布者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有的人就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肆意发布和传播虚假的信息,信息的海量性使得对虚假新闻的监管难度加大,传播的高时效性和渠道的多样性使得一些虚假信息传播的更广、更快,甚至令一些传统媒介竞相转载。
在2013年度“十大假新闻”中的“2014年放假安排”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条消息的真正来源于2013年10月份在网上流传的,由网民自制,而且其中故意留下了“新闻发言人胡周称”之类的明显恶搞的破绽,但还是被大量的网络媒体、微博等转载。
(二)二次传播造成的虚假新闻
网络媒体在向受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赋予受众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转载、评论表达自身的意见,对新闻报道进行二次传播。在二次传播中,对新闻事实要素、细节等进行删改,或者是增加自己主观的立场,都会造成新闻失实。
2013年9月2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这篇报道在网络媒体上被大量转载,其实这篇文章来源于2013年8月28日刊载在《南风窗》上以《腐败村官透视》为题的报道。其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这句话其实是村支书在私底下吹牛的大话,被记者写进报道中,之后又经过网络媒体修改标题而被大量转载。
(三)不良公司以策划、炒作、制造虚假新闻
网络时代,信息以爆炸方式激增,信息冗余,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大量的公关公司、策划公司炒作的假新闻一般都会故意制造“媒介事件”,“弘扬”社会正能量,或者是利用“星、性”等要素激起网民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借机实现自己的商业利益。2013年3月25日刊载在中国新闻网的《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2014年4月8日《郭美美澳门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6亿赌债》,以及2014年10月23日《95后女网友用身体换旅行》,都是由营销公司“制造”新闻事件而引发。
(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