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第二片区教师:
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
课题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
日期:年月日备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教方学法目情标感态度与价值观考点
精讲要点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1、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1、讲解;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描述。
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3、提示:(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1、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4、实验探究(1)讲述:手电筒和竹蔑分别代表太阳和同样太阳运动的轨迹,在面桌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教师示范。(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5、交流观测的结果小结: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可修改编辑
f自主学习互合动作提学纲习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
1、观看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了解描述太阳的方法。
1、测量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
2、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
1、交流实验结果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
(一)教学引人(二)科学探究(三)课外观察四实验探究(五)交流观测的结果(六)小结
课
巩固训练
1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2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不仅有(长短)的变化,还有(方向)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3夜晚,你向亮着的路灯走去,影子在身体的(后面),而且越来越(短)。
堂
训
练强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
化(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