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等方面有所努力,只有通过这些元素的协作才能提升农村电商的应用水平,才能培育出多元化的农村电商的市场主体。
传统农业正是在互联网的渗透中走向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电商化、农业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传统农业利用互联网手段去进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与演进。农业电商化正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电商才能解决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整个环节中所面临的痛点,也只有这样农业现代化也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最终把中国农业推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农业的生态化。
国务院、农业部颁发的一系列“互联网农业”指导意见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为互联网助力农业的转型升级给予了强大的后盾,中国农业B2B电商终于迎来了春天。
经济
2015年是中国大改革、大调整、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GDP增速的持续下滑为69,成为199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2015年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新常态”中最艰难的一年。
国内粮食的产量从2010年的54648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621435万吨,年增长平均26,粮食产量的变化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同时,从农民收入及增长率的维度看,农业经济增长处于稳步提升阶段,预计2015
f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0000元大关,并且在2012年到2015年间,该增长率始终维持在10以上,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农民收入的增加将为农民的消费、投资注入强劲的动力,这将进一步刺激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电商发展带来更大的可能。
伴随着农业互联网化、现代化的进程,国内出现了一群有文化、有创新、有组织、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生产者和引导者,即新农人。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表明,新农人具有四大基因,分别是互联网思维、创新意识、自组织性和文化理念,同时还兼具生态理念。《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还认为,中国新农人规模已经超过百万,这种庞大的新生群体以及不断增长的趋势或将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流力量。
对于农业B2B行业的发展,人才始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新农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无疑缓解了这方面的困境,但是我们也看到,相对于庞大的农业B2B电商市场,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市场的最大阈值还远远没有触顶,留给农业B2B电商领域的后入者的进入时间和领域还有很大可为的余地。
技术
互联网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