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要培养学生搜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发挥信息技术直观、交互性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课堂课题研究的背景11宏观背景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搜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发挥信息技术直观、交互性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2微观背景笔者所在学校2006年12月被创建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但是,作为城郊初中学校的教师对怎样更有效地、更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实践中的困惑。困惑一: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有偏差。有的教师充分享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多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有些教师认为不使用多媒体同样可以将课上好。因而,他们认为,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课堂教学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困惑二: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运用有偏差。有的教师贯彻“拿来主义”原则,不加选择地从网上下载多媒体课件使用。对课件是否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是否适合该课的教学实际,思考的较少。有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做得很漂亮,一会儿是动画、一会儿是音乐、一会儿又是电影剪辑。完全将课堂教学演绎为学生看“电影”,教师放电影,缺少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的教师用视频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缺少了真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总之,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只有多媒体投影文字,少有教师的随机板书;只有多媒体音频效果,少有教师的生动讲解;只有爆炸式的资讯,少有学生愤悱的思考和表达。面对以上困惑和偏差,如何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值得课题组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2课题研究的意义21对学生而言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一方面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做了有效的示范;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若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课堂45分钟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