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装放,包与包之间有间隙,层与层之间用柜架篓装载,保证蒸汽的穿透和排出。灭菌包体积应30cm×30cm×50cm。重量:敷料包小于5Kg,器械包小于7Kg。装放时金属类应放在柜架下层,敷料类放在上层以避免蒸汽接触金属类物品时产生的冷凝水打湿布包。
23湿包发生在靠近灭菌柜四壁灭菌包接触到灭菌柜四壁别冷凝水浸湿,而影响灭菌后的干燥形成湿包。对策:灭菌包装放时避免与灭菌柜四壁接触,更不可将灭菌包直接放在柜室内,使用柜架堆放。
24湿包发生在灭菌包内部拟灭菌物品在包装前准备不当,过分潮湿,金属类器械重叠包装,或包裹过大过湿所致。对策:加强科室消毒灭菌知识培训,保证包装物品在灭菌前达到包装要求,灭菌物装放柜内的容积不能超过柜内容积的80。
25湿包发生在不锈钢传递柜底面灭菌包没有充分冷却即卸载,在冷的传递柜内,预热的灭菌包遇到冷的不锈钢传递柜底面是产生冷凝水浸湿灭菌包外的包布,形成局部潮湿。对策:灭菌后的物品应在柜内架上充分冷却30mi
后在进行卸放4。
26湿包发生在所有物品包遇突然停电停水,柜内蒸汽不能及时排气,导致锅腔内温度下降,蒸汽转变为水分将灭菌包打湿。对策:应制定突然停水停电应急预案措施。
27其他锅底有油渍。对策:禁止在灭菌器内对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3结论
鉴于湿包发生常有离散性,往往涉及诸多因素。因此应加强对消毒员的管理,工作人员上岗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操作培训,经过学习使他们明确无菌观念,掌握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熟悉灭菌器械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易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掌握正确的装载、卸载技术,并严格按包装要求执行。湿包发生后把每一次湿包发生的情况都记录下来,通过调查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防止发生湿包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消毒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根据各种监测手段观察灭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使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力争达到100,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Ohkawa,Hetal,2006Pulsemodulated,highfreque
cyplasmasterilizatio
atatmosphericpressureSurfacea
dCoati
gsTech
ology,200(20):58295835
2Hua
gH,LIAO,Jq,LAN,Lp,PAN,Qha
dLIANG,Jm,2006TheSterilizatio
Effecta
dtheExpiryDateofArticlesPackedwithFullCotto
fa
dMedicalRipplePaperJJour
alofNursi
g(Chi
a),8:002
3唐小丹蒸汽灭菌中湿包形成原因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39
4黄文华,杨兴玉高压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及对策J201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