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孤独的梵高
学号:0908010120
对于梵高的认识
姓名:苑雪成班级:计算机091班
1890年7月的一天,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笨拙地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
一声沉闷的枪响,立时飘散在空旷的田野里,连四周的鸟儿、虫儿都没有被惊动。然而,这声枪响的余音却飘荡了整整一个世纪,直到今天,还在震撼着人类的心灵。
一、那一枪并没有把梵高打死。暮色苍茫中,他踉踉跄跄地捂着肚子,回到了他所寄居的小客店,无力地倒在了他的木床上。
上帝似乎不肯让这个能量巨大的生命,如此无声无息地消失;或者是上帝不肯让这个已经自认失败的可怜虫,如愿以偿地实现他最后一个卑微的梦想。总之,他没有马上死去。在极度痛苦与无望的挣扎中,他又经受了十多个小时的煎熬。仁慈的上帝啊,他一生所受的痛苦已经够多了,当他急切地渴望拥抱死神的时候,你为什么竟容许死神故意躲在他的门槛外面狞笑,难道是要看着他把人生的最后苦难全都咀嚼殆尽?
梵高在奥维尔惟一的朋友加歇医生闻讯赶来了。他对梵高叹惜道:“哦,温森特,你都干了些什么!”梵高说:“我想,我这次又没干好。”
梵高总是觉得自己干得不好,就连他想干的最后一件事情,也干得如此糟糕。我猜想,梵高临终时一定自卑到了极点,他一定是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二、有位东方艺术家曾把古往今来的画家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所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着画笔作画。第一类人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第二类人则‘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三类则如《庄子》书中的啮缺与道合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按照这位东方艺术同道的分类,梵高无疑属于第三类。也就是说,梵高那永恒的艺术生命,刚好是从他形骸消亡之日开始的他此刻轻轻地去,恰如明朝他轻轻地来。
梵高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称做艺术家。他的生活境遇是如此之恶劣,他艺术知音是如此之寥落,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在自己的画面上,可是他的画作却被那些布尔乔亚的艺术鉴赏家们弃之如敝屣。这就像一个世所罕见的歌唱家,拼将全部生命向着茫茫天宇引吭高歌,可大地上却没有一个听众,没有一丝回音。悲哀啊,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旷世奇才,却没有相应地造就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