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博览会,庄园经济已经形成规模。云南庄园经济展示成为一大看点,农庄经济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庄园经济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把农户和投资者的利益联系起来,农民既是土地的持有者、股份者和主人,也可以是庄园的员工和参与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云南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庄园农业,积极推进如昆明呈贡斗南花卉园、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崇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专业化农业园区的建设,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抓手、市场需求为导向、规模高效为标准、资源整合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支撑、绿色生态为重点,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变。农业庄园的建设对提高云南农业产能、改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3院校支撑是有力的依托学校是人才培养的输出地,农业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校培养科技人才,鼓励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同时开展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指导等,发展农业社会化科技人才,加强对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农民工和村干部等的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云南农业大学等一大批院校精心组织了高原畜牧、高原薯业、云药、云茶、高原果蔬等高原特色产业的展示,同时还展出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百余个科研成果。展示了院校“把科研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推广到基层”、“把人才培养到农村”的办学理念,向社会介绍了院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农业技术,努力促使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合作。同时,院校也与政府合作,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培训班的开展就是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2013年省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培训项目的安排依托院校举办的,旨在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庄园经济、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原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案例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社会化科技人才,促进以人为本的个体思想与技术的观念转变。4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云南省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省级303家,目前全省已注册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