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那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②首先,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素描教学设计要解决的是何为“素描”这个问题,很多人是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素描”就是单色画,甚至有人还会以孔子的“绘事后素”来描述,这都不够准确。其实我们并不能在西方语言中找到一个和汉语“素描”画等号的词。英语中“drawi
g”“cartoo
”“sketch”、、,都可以翻译为素描。drawi
g主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为绘画作品所做的铅笔草图,当然,有些作品后来了成为独立的艺术品,比如米开朗基罗的一些素描图稿。cartoo
主要是指为大场面题材的作品所做的局部铅笔练习图。而西方学院教学中的素描主要指sketch,即草图、草绘的意思。这几个词并没有单色的意义,尽管草图主要是以单色描绘的。虽然米开朗基罗、丢勒、安格尔等可谓是素描大师,但是素描作为严格的美术基础是在俄国
f确立的。19世纪70年代,契斯恰科夫建立了他的素描写生学,进而又形成了科学规律与艺术法则并重的学科体系,要求严格的比例、透视,光影的准确性。这决定了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绘画的面貌。我们一般的所谓“素描”概念其实就是专指契氏体系的。契氏素描体系影响了俄罗斯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另外对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始的绘画产生了具有主导作用的影响。契氏素描体系的进入,帮助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结构严谨的美术教育体系,极大满足了当时社会对美术的需要,而且在写实技法的掌握方面达到了中国传统美术从未达到的高度。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进入中国,行为、装置、观念艺术纷纷走到台前的今天,艺术教学必须立足于人文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人的理想、情感、教养、价值、道德、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里,必须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而素描教学设计的前提就如2002年4月《美术》杂志封二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