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创作方法;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四、主要作家队伍及其作品简介。习题:1、简要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f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9171927)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识记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理解和掌握《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的贡献;掌握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教学难点:《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并进行分析。教学内容:一、概述;二、鲁迅(上)1、生平与思想道路2、《呐喊》与《彷徨》3、《野草》与《朝花夕拾》三、郭沫若1、生平与美学主张2、《女神》3、从《星空》到《恢复》四、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1、新诗的尝试与成长2、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二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左联”时期文艺思想斗争的特点;掌握鲁迅后期的创作概况;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f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其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这一时期相关作家的主要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和《雷雨》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鲁迅前后期杂文比较。
教学内容:一、概述1、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成立2、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二、鲁迅(下)1、鲁迅的杂文创作2、《故事新编》三、茅盾1、生平和文艺思想2、《蚀》与《虹》3、《子夜》4、其他短篇小说创作四、巴金、老舍、沈从文1、巴金和《家》2、老舍和《骆驼祥子》3、沈从文和《边城》五、曹禺1、生平简介与创作概况2、《雷雨》的主题、人物及艺术特点3、《日出》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