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昏迷、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病危患者、急诊抢救患者为“红色”腕带,手术患者为“黄色”腕带;新生儿室、产房为“粉红色”腕带)。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5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落实督导职能,有记录。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柜无专人管理扣10分;2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3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4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5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6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
到正确执行医嘱
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f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
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结果时,
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
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3多部门共同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