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白岩松:请给我讲一个好故事
白岩松:请给我讲一个好故事今天这一堂课算是给以前的东西打一个包。我们从新闻理念一直到讲到采访,归根到底,我们要干什么?要学会讲故事。大家会觉得,新闻跟讲故事怎么能连在一起呢?我上学的时候,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我们经常自嘲,我们是先编后采!我一直觉得,当下这种新闻的时代,不会讲故事的人,很难去做很好的传播。传播归根到底,就是你会不会讲故事的过程。柏拉图最先说这句话:谁会讲故事谁拥有世界。这句话的道理其实挺深,历朝历代,很多人之所以能成事,都是因为会讲故事。我们开玩笑说,毛泽东比蒋介石会讲故事,故事讲得精彩,最后让那些贫苦大众用三轮车、独轮车,把共产党推到天安门城楼。相比之下,蒋介石的故事讲得就不是太好。新闻导语的变化过去写导语,我不知道跟你们讲过没有,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写作训练。现在我到高校讲课,做过无数次调查,我说学新闻专业的请举手,往往不超过3成。我到《新京报》讲课,学新闻出身的记者都不到4成。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去
f做新闻。但是当你到了罗马的时候,你要补一补新闻的专业课,你要熟悉到罗马这条路两边的风景和规矩,但是现在绝大多数记者,在上岗前都没补这些东西,他们要自己去撞南墙,不断地碰和适应。为什么当初学新闻的人,要用一个学期去练习导语写作呢?导语是什么?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讲究的是五个W,在你的导语当中,尤其文字的书写,这五个W应该是全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举一个例子,1987年,我大学三年级,用五个W的写作模式,一个非常精炼的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白岩松老师今天下午一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上了5个小时的课。”我一直以为这是金科玉律,但是过去这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相当多的新闻导语的时候,发现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导语,超过半数以上的导语,不再是五个W完整的导语,而变成了五个W残缺不全的导语。比如说现在的导语写作可能是这样的,“白岩松在那一瞬间显得很尴尬。”这就是导语,现在包括国内,这样的导语写作都越来越多。2000年9月1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因为那天早上是我儿子第一次去幼儿园,我把他送到幼儿园,看
f他哭完,我撒腿跑机场,飞到悉尼去做奥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