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赣榆区“十三五”规划课题
gh课题立项编号:2019219
《做思融合:培养小学生研究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江苏最北部的偏远农村小学,学校师资不足,加上学校和家长都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虽然我校是科学特色学校,但科学老师太少了,大部分的科学课是由主科老师兼代的,主科老师把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他们所教的主科上面,对于科学课重视不够,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不到提高,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因此,本课题决定以《做思融合:培养小学生研究能力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研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是慢慢形成,我通过科学课上结合“做思融合”理论,慢慢地去摸索,去发现,去研究。我小的时候就对研究东西感兴趣,这利益于我的父亲,他动手能力超强,什么问题到他手里似乎都不是问题,在他的熏陶下我慢慢就形成了这种研究能力。一开始我发现家里的什么东西坏了,我总想打开一看究竟,为此我没少挨揍,因为到我手里的东西基本上就等于报废了。虽然一开始是失败的,但是通过我的不断摸索,我开始掌握一些技巧了,我的研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后来,我发现当我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再也不用请教我爸爸了,我自己就能解决了。我发现这种研究能力是在长期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
虽然科学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但如果只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教给学生如何做实验,学生也只是学会了些知识,学会了些技能而以,研究能力还是不能得以提高,我觉得可以把科学课堂改成研究课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研究,让学生充分地做,大胆地思,在做思融合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学生的这种研究能力就可以有所提高了。
二、课题概念及课题的界定
小学科学课中的“做”:学生在科学课堂中以及课堂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相关实验、操作等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探究性活动。
f2019赣榆区“十三五”规划课题
gh课题立项编号:2019219
小学科学课中的“思”: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动脑思考的过程。它的外化形式有判断、推理、讨论、交流、质疑、反思、图示与解释等。“做”与“思”有效融合:即“做”中有“思”,“思”中有“做”,“做”“思”相融,“做”与“思”不是简单的相互叠加,而是彼此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是为了更好的“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