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思考
作者:向明生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01期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从理论上来解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发展的“融合理论”、“微观理论”、“钻石理论”、“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并指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走出云南”,企业是发展的主体,产业集群发展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关键词:云南特色农业发展理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委政府审时度势,为了振兴和发展云南农业,提升云南农业产业竞争力所制定的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高原特色农业”概念自提出来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议,但鲜有学者从理论视角来论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为丰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更好地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寻求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明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理论性问题。第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什么?第二,云南高原特色发展目标是什么?第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主要靠谁去发展?第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怎么去发展?理清这几个理论性问题,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内涵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产业纵横两个方向展开,形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两维理论”:一是以农业产业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产业纵向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理论”二是以农业价值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产业横向发展的“农业产业功能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主要是指“农工商、产供销”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而“农业产业功能理论”主要是指农业发展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理念,如农业产业发展融入生物技术,形成了生物农业。农业产业融入旅游业,形成旅游农业等,拓宽了农业产业边界,赋予了更多农业产业功能价值。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即产业结构融合化,又被称之为“产业结构重叠化”或“产业结构边界模糊化”,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形成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来不清晰的趋势。随着知识资本向农业产业发展的不断渗透,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农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