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一种否定中国革命的错误思潮,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提出要“告别革命”。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呢?因为近代中国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使统治阶级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也无法再生活下去了,除了革命,别无其它选择。列宁曾经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①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极其尖锐化的结果。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改良与革命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变革社会的目的而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改良是一种温和的不流血的改革与修复;革命则是一种暴力的行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究竟采取哪一种方式,则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社会、历史、阶级矛盾发展的趋势,取决于具体的国情。实践证明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②他指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③他还说“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
①②③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7页。《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5
f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所以,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没有这两个东西,中国是不能统一和不能富强的。没有独立,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