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农村中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赵宝昌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11期
学生劳动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其他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树立和巩固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否则,我们的学生便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愿吃苦,怕累怕脏,遇到劳动任务推诿阻塞,不愿意主动承担,生怕吃苦受累,而且此种情形有愈演愈烈之势。该如何端正初中学生的劳动观念,并对其进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呢?
一、初中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遇到任务挑肥拣瘦,能躲则躲
班级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每次分派任务,不少学生都会挑东拣西,要么就推诿,能躲就躲。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不但不会得到同学的欣赏,还会被认为是傻帽。
2没有劳动意识,对任务敷衍了事
在进行劳动值日时,常常会有学生将自己负责的清洁任务完成之后,丢下劳动工具就走了。根本不考虑清洁区是否干净,能否达到清洁的标准和效果。甚至有学生对劳动委员的检查不以为然,执意不改。等到劳动任务完成,整理劳动工具的时候又敷衍了事、随便乱放,或者干脆就扔在原地,或者一片凌乱地堆积在教室里。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但因为懒于动手,就故意找理由撒谎说自己忘记了。在教师和班干部的追问下,一脸无辜,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有任务一样。有的学生值日不做分内的劳动,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
二、初中生劳动观念淡薄原因分析
初中生劳动意识淡薄,没有劳动习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和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很多农村中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等来抚养或者监护,隔代教育的溺爱元素造就了农村孩子的劳动意识缺乏。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去做。正是由于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要做的“活儿”。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对劳动的偏见,觉得谁干得多就是“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另外,学校教育也存在缺失。比如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没能将劳动教育写入计划中,有的是虽然将劳动计划纳入其中,但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好好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也没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