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4.初步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
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创设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景,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物质对人类的
重要意义。
2.通过不断求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能否获得氧气的过程,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科学求证
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图片展示氧气的用途
讲解氧气的重要性,引入制取氧气
【提问】三幅图片共同利用了哪一种物质?【追问】图片中体现出了氧气的哪些用途呢?
【讲述】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问】那么我们如何获得氧气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究制取氧气的奇妙之旅。
【回答】氧气
【回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支持燃烧等
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出发,既可以复习旧知,又能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内容,方便学生接受。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大自然就是一座天然绿色的制氧工厂。【提问】你知道自然界是如何制氧的吗?【引导】那么在坐的各位同学,包括老师虽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我们可以走进神奇的化学实验室,利用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也能获得氧气。【提问】那么实验室究竟有哪些物质能够用来制取氧气呢?我们不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思路。
【回答】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大自然与实验室进行对比,直接点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是要找寻能够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
第1页
f【资料】展示野战部队用高锰酸钾升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到底高锰酸钾能否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呢?
【观察并分析】高锰酸钾可能产生氧气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图片资料展示,初步形成高锰酸钾能够产生氧气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演示,形成认知
【实验演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简单讲述实验方法。
【观察】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
【提问】现在老师收集到了一瓶
无色的气体,那么这瓶气体究竟【回答】大多数学生会
是不是我们需要的氧气呢?
认为是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