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资、法制副校长“五落实”,努力实现法制教育系统化。二是社会法制教育队伍。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组建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为成员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家庭法制教育队伍。加强与社区、村的联系,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与临时家长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为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提供长期指导,提高他们配合学校、社会法制教育的能力。
(三)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大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
2
f积极探索建立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融合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当中,建立知荣辱、明是非、守法纪的文明风尚,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协助他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二是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我们同教育部门一道深入开展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36个,对留守儿童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如开设图片展、组织留守儿童收看法制宣传电教片和旁听法庭审理过程等等,让他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我们同团委一道积极开展了“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目前,全市涌现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个,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1个。三是大力开展法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监狱,开辟普法第二课堂,继续推进“律师进校园”活动,继续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形式活泼、生动有效的普法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在自主参与、法治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抓“民调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契机,组织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对全市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涉及家庭矛盾、抚养纠纷、损害赔偿等方面的矛盾及时组织调解,预防留守儿童辍学、失学。同时,还积极参与组织送法到农家活动,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宣传到户,及时化解涉及留守儿童的权益纠纷。二是与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相结
3
f合。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中心对涉及留守儿童的纠纷,开辟“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放宽法律援助审批标准及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留守儿童送爱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