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14课教案)
1.种子发芽了
【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
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
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已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
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3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
物。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
1
f身生存的相应功能。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
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
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