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材解读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教学可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再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重难点处理
续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方法技巧教育资源
①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的密度问题;
②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③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低,密度变大;②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特性鉴别物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会学生方法。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借助于图象法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课明确预习的内容,找出密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测量采取的样品密度确定矿藏资源、分辨饱满的麦粒与瘪粒、交通航空中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等。探究密度与温度内容是通过“想想做做”的实验来进行的,在教学时可找一名学生来做,并加以解释,从而认识风的形成,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接着提出问题: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让学生看书进行计算从而认识到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在学密度时提到鉴别物质,本节课通过计算来说明如何鉴别物质,可以让学生说出方法,最后归纳出鉴别物质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例题讲解:一个铁球的质量为22kg,体积是04×10
f教育资源
-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试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案解法一:铁球的密度为ρ=mV=04×2210k-g3m3=55×103kgm3。
因为55×103kgm379×103kgm3,所以该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假设铁球是实心的,则实心铁球的质量为m=ρV=79×103kgm3×04×10-3m3=316kg。
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