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认识钟表》评课稿
徐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先是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来认识钟面和认识整点时刻的知识,再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对于本课有下面几处亮点:1、清晰的教学思路。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学生猜谜激趣引入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由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学习钟面,比一比时针与分针的不同。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了时针和分针的样子。接着对整时的认、读、写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表达的机会。当学习电子表示法时,教师及时问学生“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认识了整时。这样的设计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知识的掌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2、丰富的生活体验。练习中巧妙的利用了一个学生一天的生活场景,学习与巩固认整时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上午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比如出示明明上午9时做作业,晚上9时睡觉,同一个时刻明明做的事却不一样?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徐老师执教的这一课自己的一点思考:1、在认识电子计时法时介绍“”为冒号,学生对于冒号是什么还不知道,而且这个说成冒号合适吗,高年级我们称为比号。2、当学生面对两个“9时”时,教师提问怎么有两个呢?应该孩子明白是晚上9时和早上9时就可以了,不用介绍24计时法,即使有个别学生提出。教师讲了学生更加糊涂了。3、教师给学生动手实践、说一说的机会是否再多些更好。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