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纪要
英教指委201023号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10年6月20日至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协调与联络办公室王国川主任、教指委刘黛琳主任、中国东盟博览事务局领导郑军健、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专家马树超等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教指委委员、分委会委员和来自19个省市的230余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负责人及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牛健秘书长主持,首先由会议的承办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李国淮院长致欢迎辞,他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教指委对学院的重视与信任。在介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时,他特别提到学院是国家商务部“人才强商”培训基地,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另外,学院小语种的专业也办得十分有特色,分别有泰语、马来语、柬埔寨语等专业,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中国东盟博览事务局郑军健局长结合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情况,分析了广西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2004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先后接待了35名国内外首脑,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舞台。通过举办东盟博览会深深感到,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十分欠缺,而既懂专业又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他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以及全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协调与联络办公室王国川主任介绍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总体发展情况。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去年已达到了9683万。
f
“1221”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其核心可归纳为“1”:高职院校应成为一个能够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办学的开放性平台;“2”:基础知识和职业实践两个系统的统一与交融;“2”:两个或多个证书,即毕业证和岗位职业证书;“1”:一个基地,高职院校要成为一个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基地。他还提到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他对本届英语教指委近年来在引领并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及英语教指委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