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2000年至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中,筛选出18篇叙事散文考题。这些考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在这里不涉及,有81个主观题。并对这些主观题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题干中的关键词,如结构、作用、含义、主旨情感等,将其分为7类:结构类,有13个题;写作手法类,有6个题;语言类,有27个题;情感主旨类,有8个题;人物形象类,有3个题;要点概括类,有15个题;探究类,有9个题。下面是针对这些考题的考点、提问方式以及根据答案总结的答题技巧情况进行说明。一、结构类这类试题,考查过13个题,既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在这13个题中,只涉及到总结构组织和安排、开头、中间段落一句话(一段)的作用,这里的作用,不仅指在结构上的作用,还指在内容上的作用。总结构的试题,考查过4个题,中间作用类的试题,考查过8个题。其中开头作用类试题只考查过1个题,提问方式是:开头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思路:开头的作用,开篇点题;埋下伏笔;渲染气氛;总领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如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中开头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渲染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文中内容具体进行分析。接下来就总结构和中间结构作用类两部分进行叙述:(一)总结构类总结构类型的题,考查过4个题,它指的是题干往会出现“结构方式”、“构思方式”等关键词语的试题,是怎样安排材料、组织材料的试题。主要是考查行文的脉络层次和作者的构思,包括文章的结构方式、线索、构思方式。提问方式有:第一类是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加以分析。第二类是请结合全
1
f文谈谈某物在文中的意义。第三类是写出文章中的隐喻性的表达结构的关键词语。第四类是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那么答题时,第一类,首先要考虑的是文章的结构方式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三种,需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对结构方式进行判定,然后结合文章来进行分析。这种考题方式很常见,考生也很容易作答。第二类和第四类实际上都是考查文章线索线及作用。首先要明白能够作为线索的有: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等,我们就可以在文中很容易找出来,接下来分析线索的作用。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请结合全文谈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