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行思细节精准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陶行知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际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功夫,取得成效,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均起到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是个体获取成功人生的助推剂,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谈得上具备良好的素质。推动养成教育,对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一、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路径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需要从文明礼仪、学习、遵规守纪、劳动等几方面的良好习惯培养入手。1培养文明礼仪好习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因此,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是重中之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例如见到老师要礼貌问好,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互助互爱,文明课堂,礼貌站姿、坐姿等。开学第一个月,班主任要利用好每次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做到心
f中有数。然后进行文明礼仪训练。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通过老师给学生做示范、站有站姿、坐有坐姿,站立时两手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线,挺胸抬头。坐下时后背直立,两臂放松两手自然放于大腿之上或者两臂平放于桌面,两腿并拢两脚抓地。按照老师制定的标准,在每一次的站或坐之间都要展现出最佳的精神面貌,正所谓“站如松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