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兴隆镇学区第二小学常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国学诵读:《竹石》《草》《梅花》一、复习导入这三首古诗都启示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勇往直前,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钓鱼的启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钓起了一条大鱼,却在父亲的要求下把它放回湖里去了,后来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启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钓鱼的启示》,看看文章到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二、自主学习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看看小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重点词句谈一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用“”画出体现小作者心情的词语,并在旁边做简单批注。三、合作探究分享是快乐的,谁愿意把你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看看小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重点词句谈一谈(一)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生: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赞美了鱼大,作者经常去小岛钓鱼,却是第一次见到过这么大的一条鲈鱼,非常开心师:是的,多么的高兴啊!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情来吗?(生读)。
f师:我看到你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喜,文中人物所喜,入情入境。这是读书的境界。2、生:“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句话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描写,通过作者及他父亲得意的欣赏着鱼这一神态描写写出了这条鱼非常大、非常漂亮。小作者非常得意(板书:得意)师:你能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来谈,你可真会学习。我们看这幅图片,这条鲈鱼不光大,还是那样的美,鱼鳞(课件展示)在银色的月光下闪闪发光,还轻轻地翕动着鱼鳃,又大又美的鲈鱼,这是我钓的鱼,小作者多么得意呀,可是小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二)1、生:我觉得是第五自然段的“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我从急切这个词中知道小作者心情很急切,通过这一语言描写可以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