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这个问题是否应该辩证地看?许多研究课、观摩课是集体研究的成果由一位执教者表现出来,大家评的还是这节课,通过评课来研究教学。当然,执教者受益最大,内在的是受到一种锤炼,外在的也许因此而一鸣惊人,很像一位演员遇到了好导演、好剧本。执教者在自评的时候应主动说明受到了哪些指点和帮助。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研究课、观摩课的执教者如果不具备较好的素质,不经过刻苦的努力,课就不会上好;上好了这一节课,也许就可以上出许多这样的课,那就由“假”变真了。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是什么?评价指标是衡量事物的角度或维度。“当我们要衡量某个事物的价值时,……要从该事物找到表征它的属性、特征的那些维度,这些维度称为评价指标”。(丁朝蓬:教材评价的本质、标准及过程,《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9期)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以评价对象的属性和特征为根据的。那么,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属性和特征是什么呢?是教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服务,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展现个体生命活力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是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有的答卷提出:教学评价应该分成评教与评学两大块,这是很有道理的。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应该是二维的,一个维度是教师的教;一个维度是学生的学。在这两个维度下再分别分解出符合素质教育特征和学科的特点的二级指标。
这里要明确的是,指标不同于标准,指标只是对评价对象作的一种结构性分解,不蕴含定性或褒贬。如:一级指标“教师的教”,不能规定为“教师教得好”;二级指标“对学生的态度”,不能规定
f为“对学生态度和蔼”。定性分等属于评价标准的范畴。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
是对指标指定评价项目定性定等的具体规定。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以价值主体的需要为根据的。所谓价值主体,就是评价对象的价值体现者。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学生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就是确定评价标准的根据。从这一认识出发,对评价标准的表述必须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如一级指标“教师的教”之下,“教学目标的制定”为二级指标的一项,A级标准: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明确、具体。学生参与度问卷和座谈中,不少教学评价者提到了“学生参与度”的问题。
论者认为,学生参与度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如何的主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