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喻。“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3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4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含蓄,语义丰富。5反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6)设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7)借代:不直接的说出事物,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4
f借代可用部分代表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8)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9)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10)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11)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三)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衬托2、联想、想象、3、对比、4、白描、5、渲染、6、烘托、7、象征、8、用典、9、抑扬结合、10、动静相衬、11、虚实结合、12、赋比兴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4、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5、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只写一事物)。如“东船西舫方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