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项目工作汇报
一、项目概况煤矿是。。。。。。煤矿根据省政府“关小建大,资源整合”的煤炭产业政策,
在原国营煤矿的基础上,整合周边8个(包括已关闭的2个)小井而成的现代化生产矿井。初期生产规模为年产240万吨,后期可达到500万吨,配套年入洗能力500万吨的洗煤厂。
井田东西宽约53KM,南北长约54KM,井田面积2084KM2。井田内主可采煤层共六层,分别为813层。井田地质储量为59896亿吨矿井设计储量为41503亿吨。井田内各煤层煤种均为长焰煤,发热量较高,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该井田煤层埋藏浅,煤层赋存稳定,倾角35度,未发现断层等地质构造,瓦斯含量低,顶底板条件较好,具备良好的开采技术条件。
在充分利用原火山煤矿和大石沟煤矿的井筒和工业场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矿井开拓方案,体现了多快好省的建井原则。矿井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条带式布置,取消了准备巷道。矿井采用了一井一面的高产高效建井模式,可实现集中生产。井下工作面煤炭采用大运量胶带运输机运至地面洗煤厂。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实现井口至工作面的连续、直达运输。
煤矿及其配套工程计划投资总额为85亿元其中矿井投资为59亿元配套洗煤厂投资为15亿元阴火铁路改选投资为11亿元。公司将借鉴神东公司成功的建井经验,秉承“高产高效,效益优先;兼顾环境,持续发展”的宗旨实施矿井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装备国内最先进的采、掘、运设备,最终实现“一井一面,高产高效”的宏伟目标。二、环境现状
f矿井位于山西黄土高原西北部,西临黄河,地形变化总趋势为东高西低,属中低山区。海拔在831~1138之间,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降水量为4475mm,最大冻结深度为145米,属半干燥大陆性气候。
区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和县川河。黄河紧临矿区西界由北向南流过。最高水位为851米,最低水位为84438米。枯水期流量为50m3s,洪水期流量为5060m3s。县川河沿矿区南部由东向西流过,全长109KM,季节性河流,最高洪水位为8897米。
地表多为黄土覆盖,沟壑较多,多为山坡旱地,沟谷内有少量林地。林木较少,植被不发育,因此水土流失明显。
由于井田内原有小井的无序开采,当地的大气和水体已受到较大影响,生态环境较差。三、环保措施
自2005年7月6日开工以来,项目环保工作始终坚持“三同时”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设计、施工等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矿井投产之日就是环保工作达标之时。并于2006年6月向国家环保总局提请了《关于报批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