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基于89C51单片机IC卡读写器的设计
作者:李景民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24期
摘要IC卡目前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并以存储卡AT24C01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软件控制IC卡与计算机交换数据的软、硬件实现。
关键词89C51单片机;IC卡读写器;UART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33026202
0引言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
tegrtedCircuitCard)的简称,目前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对接触式IC卡芯片进行读写操作,并可以通过RS232接口和上位计算机进行通信,把卡内数据传到计算机内或是把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到IC卡中。
1接触式IC卡的基本原理
接触式IC卡是通过触点与外界的接触实现电气连接进行数据的读写,适用于用卡次数不多且环境较好的场合。接口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其读写器的制造成本较低。
IC卡接口电路作为IC卡与IFD内的CPU进行通信的唯一通道,为保证通信和数据交换的安全与可靠,本文基于存储IC卡AT24C01为例进行介绍。
1)AT24C01的写操作
写操作分为字节写和页面写两种操作,对于页面写根据芯片的一次装载的字节不同有所不同。
2)AT24C01的读操作
读操作有3种基本操作:当前地址读、随机读和顺序读。最常见的是顺序读的时序图。应当注意的是:最后一个读操作的第9个时钟周期不是“不关心“。为了结束读操作,主机必须在第9个周期间发出停止条件或者在第9个时钟周期内保持SDA为高电平、然后发出停止条件。AT24C01片内地址在接收到每一个数据字节地址后自动加1,故装载一页以内规定数据字节时,只须输入首地址,若装载字节多于规定的最多字节数,数据地址将“上卷”,前面的数据被覆盖;连续读操作时为了指定首地址,需要两个伪字节写来给定器件地址和片内地址,重复一次启动信号和器件地址读,就可读出该地址的数据。由于伪字节写中并未执行写操作,地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址没有加1。以后每读取一个字节,地址自动加1。在读操作中接收器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字节后不返回肯定应答保持SDA高电平随后发停止信号。
2UART接口简介
UART(U
iversalAsy
chro
ousReceiverTra
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是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通过RS232C数据终端设备接口,计算机将由计算机内部传送过来的并行数据转换为输出的串行数据流;将计算机外部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字节,供计算机内部使用并行数据的器件使用。并且在输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