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
太和县刘协小学宫素芳
关键字:农村,小学教育,教师资源,留守儿童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农村小学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提升。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制约着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小学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日渐萎缩。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政策的实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宁愿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城镇私立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等等这些让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小学生数目也日渐减少,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各镇中心校也就开始让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或者停办。就说我校周边的小学校自2004年至今共合并停办四所,即使某些原因保留的小学人数极少一班十多个,老师少,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学。着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年龄偏大。缺少新血液,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
高中”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高中从初中调教师,初中从小学调教师,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