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第18周第19周第20周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2100以内的加减法2100以内的加减法2
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1表内乘法1表内乘法1表内乘法1表内乘法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2表内乘法2表内乘法2表内乘法2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
1
f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科数学课题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课型新授课时1
预备立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
长度。
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课堂达标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