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争鸣、自由辩论和抢答均属于“头脑风暴”。13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14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
f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去,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故本题选D。15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情况属于情绪记忆。16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双避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做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如在学校中,有的同学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于是出现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17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故选A。18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中的描述符合道德的定义,故选择B。19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
f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人物有米丁斯基、凯洛夫等。因此,本题选A。2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2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道德评价的概念。22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杜威的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科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