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将泡罩下沿的小孔或齿缝淹没。气体从塔底通到最底一层板下方,经由板上的升气管逐板上升。由于板上液层的存在,气体通过每一层板上的泡罩时,分散成很多气泡,使液层成为泡沫层,从液面升起时图113泡罩又带出一些液沫。气泡与液沫的生成,为两相的接触提供相当大的界面面积,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湍动,此均有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泡罩塔是上一世纪初随工业蒸馏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古老的结构,但至今沿用不绝。塔板上的主要部件是泡罩图113。它是一个钟形的罩,支在塔板上,其下沿有长条形或椭圆形小孔,或作成齿缝状,均与板面保持一定距离。罩内覆盖着一段很短的升气管,升气管的上口高于罩下沿的小孔或齿缝。塔板下方的气体经升气管进入罩内之后,折向下到达罩与管之间的环形空隙.然后从罩下沿的小孔或齿缝分散成气泡而进入板上的液层。泡罩的制造材料有: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钢、铝等,特殊情况下亦可用陶瓷以便防腐蚀。泡罩的直径通常为80150mm随着塔径增大而增大,在板上按正三角形排列,中心距为罩直径的1251.5倍。泡罩塔板上的升气管出口伸到板面以上,故上升气流即使暂时中断,板上液体亦不会流尽,气体流量减少,对其操作的影响亦小。有此特点,泡罩塔可以在气、液负荷变化较大的范围内正常操作,并保持一定的板效率。为了便于在停工以后能放净板上所积存的液体,每板上都开少数排液孔泪孔,直径lOmm左右。泡罩塔的构造比较复杂,造价高,阻力气体经过每板的压力降亦大,而气、液通过量和板效率却比其他类型板式塔为低,故近二三十年来已逐渐被其他型式的塔所取代。但由于它的使用历史长,对它的研究作得比较充分,设计数据也积累得丰富,故在少数场合中它仍供使用。其后对其他类型塔板性能的研究亦多是以对泡罩塔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加以发展而进行的。二筛板塔筛板塔的出现,仅迟于泡罩塔二十年左右,但它长期被认为操作不易稳定,茌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它的使用远不如泡罩塔普遍。其后因急于寻找一种简单而价廉的塔型,对其性能的研究不断深入,已能作出比较有把握的设计,于是筛板塔已成为应用最广的种类型。筛板与泡罩板的基本结构相同,其差别仅在于取消了泡罩与升气管,而且直接在板上开很多小直径的孔一筛孔,以代替它们。参见图112。操作时气体以高速通过小孔上升,板上的液体不能经小孔落下,只能通过降液管流到下一层板。分散成泡的气体使板上流层成为强烈湍动的泡沫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