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f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f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