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原理”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
f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综合素质明显上升“原理”课是四门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最强、抽象度最高。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觉得课程枯燥难懂,实用性不强,说教过多,因而存在“平时不努力,考前记一记,考后全忘记”的功利性学习的问题,造成教学实效性不高,不能有效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自教学改革开展以来,学生到课率、抬头率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着较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直观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改革之后,强调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考核难度有较大提高,学生无法考前突击,需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项目组调查后发现,“原理”课程学生不及格率反而大幅下降,平均成绩较以前提高约1020分左右,学生重修率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意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运用理论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提供了学生的文献阅读与写作、团队竞争与合作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个人及团队。(2)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师获得多项教学表彰教学改革也反向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对“原理”课教师教学的认可度明显改善,教师的课堂测评稳步提高,“原理”任课教师近年来的教学测评分基本都在90分以上。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项目组成员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学校青年讲课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优秀奖1人次;校微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省微课比赛二等奖1人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校文科组优秀奖,王建志获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教学上的优异成绩使成员获得了多项教学表彰,王建志老师获得2016年的校“教学拔尖人才”称号;周森林、孙绪民、李岩等老师还分别获得了“优秀教师”、“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园丁”、“山东科技大学课堂教学理论改革奖”等荣誉称号;“原理”教学团队2013年获批校级教学团队等等。(3)校内外同行专家充分肯定。
f“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还获得校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与校教学督导孙燕玲教授、王师范教授等专家多次交流过程中,他们对本项改革予以认可,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