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考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例说
作者:邱云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1年第06期
一、从词性入手
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分析:诗眼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
特定的描写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的诗句当中。
例: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
诗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炼字时,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分析:“凉”运用了双关的写法,表层的意思是写天气凉,深层的意思是写心境的孤寂。观察的角度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