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是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对于中药学专业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通本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奠定基础,并为其他中药学科以性效为核心进行现代研究提供依据。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是:掌握中药的性能理论、应用知识,各类药物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以及81味常用或有代表性中药的分类归属、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熟悉中药的用法、用量,各类药物有关功效的含义以及88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了解中药的形成与发展、产地、采收与炮制,各类药物的含义以及57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与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
本课程理论课30学时,于专科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考核形式:考试。具体分配如下: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总成绩:100%评分办法:采用百分制
总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言部分的学习,应掌握中药、中药学的含义,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区别、中药学与本草的联系。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中药学、本草的含义。
第一章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知识的起源、中药知识的积累过程,秦汉以来各历史时期本草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熟悉历代重要本草的成书时代、作者、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f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学的发展概况。自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成就。主要考核:
1《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论》、《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时代、作者《神农本草经》除外、主要特点。2《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滇南本草》、《中国药学大辞典》的主要特点。3《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主要价值。4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本草发展的重要特点。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的质量、临床疗效与产地、采集、贮存的关系;重要药物的道地产区;各类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第一节中药的产地天然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和主要品种。正确对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