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初始磁导率μi
初始磁导率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BH)在磁化曲线始端的极限值,即
μi
B1limH0Hμ0
7
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4л×10Hm)H为磁场强度(Am)B为磁通密度(T)
2有效磁导率μe
在闭合磁路中,如果漏磁可忽略,可以用有效磁导率来表征磁芯的性能。
μe
LLe2Aeμ0N
式中L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N为线圈匝数Le为有效磁路长度(m)
Ae为有效截面积(m2)μ0为真空磁导率(4л×107Hm)
3饱和磁通密度BsT
磁化到饱和状态的磁通密度。见图1
4剩余磁通密度BrT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见图1
f5矫顽力HcAm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磁芯继续被反向磁场磁化,直至磁通密度减为零,此时的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见图1
6损耗因数ta
δ
损耗因数是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者之和ta
δta
hta
eta
r式中ta
h为磁滞损耗因数ta
e为涡流损耗因数ta
r为剩余损耗因数
7相对损耗因数ta
δμ
相对损耗因数是损耗因数与磁导率之比ta
δμi(适用于材料)ta
δμe(适用于磁路中含有气隙的磁芯)
8品质因数Q
品质因数为损耗因数的倒数:Q1ta
δ
9温度系数(1K)
温度系数为温度在T1和T2范围内变化时,每变化1K相应的磁导率的相对变化量:

211(T2>T1)1T2T1
式中1为温度为T1时的磁导率
2为温度为T2时的磁导率
10相对温度系数r1k
温度系数和磁导率之比:r
2112T2T12
(T2T1)
f11居里温度Tc℃
在该温度下材料由铁磁性(或亚铁磁性)转变成顺磁性。见图2
12减落因数DF
在恒温条件下,完全退磁的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衰减变化,即
DF
12
logT2T1

1
12
(T2T1)
式中
1为退磁后t1分钟的磁导率
2为退磁后t2分钟的磁导率
13电阻率ρ(Ωm)
具有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磁性材料的电阻。
14密度d(Kgm3)
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即dWV式中W为磁芯的重量(Kg)V为磁芯的体积(m)
3
15功率损耗PckWm3、Wkg
磁芯在高磁通密度下的单位体积损耗或单位重量损耗。该磁通密度可表示为
Bm
E444fNAe
式中E为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有效值(V)
Bm为磁通密度的峰值(T)
f为频率(Hz)N为线圈匝数
Ae为有效截面积(m2)
f目前,功率损耗的常用测量方法包括乘积电压表法和波形记忆法。
16电感因数AL(
HN2
电感因数定义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磁芯上每一匝线圈产生的电感量,即
ALLN2
式中L为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