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西方音乐简史与鉴赏
07动力一班张浩20070923
f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听后感
音乐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享受,人们用音乐传递的是一种情感,情感在艺术中的感人作用过分的闲暇与安适,有时反倒会使心灵虚空。又正逢冷落清秋之时,怎敌它虚侵空蚀?干涸的心田渴望得到一些慰籍、一番料理。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往往与个人性格和经历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音乐的品味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就我来说,我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最初没有标题,后人加了一个很拗口的标题“最后有席勒的欢乐颂合唱曲的交响曲”,英国人习惯于称它为“合唱交响曲”。应该说,这是第一次把人声引入交响曲的创作,当时引起了音乐界的轩然大波。第九交响乐是贝多芬最喜欢的也是成就最大的一部,但我喜欢它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他那动人的旋律,第一次完整的听过之后,我就被它征服了,这流动的音乐,高亢时如洪水决堤,奔泻千里;低潜时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急切时如万马腾沙,势若崩山;缓和时如云外鸡啼,余声袅袅。这是何等的一曲传世经典啊,它延续着“命运”、链接着“田园”;这是何等的一篇盖世华章啊,它昭示着不屈、颂赞着顽强。一音一符,犹如碎银撒地,铮铮有声;一章一节,恰似负载着万千生活的坎坎坷坷,艰难而又执着地前行。那震颤的和音,如铺张着的兜网,接住了几多挫折与无奈;那铿锵的主弦,又像一个个乍然伸开的巨手,把一切的困厄与不幸抛洒开去。这既激越又悠长,既凄宛又壮美的音乐感染了我、陶醉了我、也融化了我。我不仅肃然,而且在亢奋、在奔放、在舞动。人生多艰,生活无常,世事沉浮。一个用钢铁铸成的人啊,竟能如此坦然地接受命运不公的安排。他借助音乐的神奇,把所有的失意与悲切,统统化作这一曲绵长的叹息。在音乐中摒气、凝神、侧耳、思度,我似乎已分明地看到他正口咬竹筏抵住琴木,用骨导的唯一方式倾心搜听着上帝仅留给他的细若游丝的声感。他正襟危坐、抚琴凝眸、冥思良久,一但灵感闪现,便开始急促操键。指节翻动处,如兔起鹘落。顷刻,一曲罕世的《第九交响曲》从琴键间奔腾而出,漫过指间,飞出琴房,飘过关岳江川,响切寰宇。令听者动情,使闻者神迷,抚掌击节、叹为绝响。聆听这美妙的乐曲,我多少体悟到了他的为人,恰似这音乐中奏响的主题。他刚毅、顽强、执着、无惧。他乐观、自尊、高尚、坦荡。他知难而进、永不言弃、只争朝夕。他不畏生活的贫困、心灵的悲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