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玩弄。他热爱艺术,顽强地把音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傲视权贵,坚定地把人格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珍爱生命,竭尽全力扼住命运的咽喉。纵然自己已失去了一切的“欢乐”,却给世人创造了无穷的欢乐。他以一个欢乐创造者的身份告知世人: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透过这音乐,我也似乎分明地看到了他那张因双耳失聪、感情破裂、生活失意、恶侄不驯、轻佻乐风挑战而倍受折磨的苦难的面容。他面肤绛赤、双眸深陷、颧骨突兀、双眉高擎,神态中满载着忧患与疾苦。一生的奋斗、一生的飘摇、一生的进击、一生的倥偬,最终全都归敛于自己不朽的生命,并凝聚成这一惊天泣地的传世名曲。渐渐地,这神奇的音乐浸透了我周身所有的经髓。那澎湃的韵律一浪一浪地涌来,拍打着我灵魂的岸堤,让我的心伴随着这激扬的声流一起律动似腾、似跃、似泅、似翔,恰如这深秋中的“万类霜天”,在蓝天碧海间“竟自由”。猝然,我又忽觉这汹涌的声浪已被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犁开一道明晰的水痕,那位铁铸的人正迈着豪迈的步伐踏波走来。他的步履依然是那般的稳健,他的神态依然是那般的从容。他,正是名震世界,被誉为“殴洲乐圣”的贝多芬!我猛的手足无措、不能自己起
f来。可就于我心潮翻卷、热血沸腾之时,那神幻的声响忽地戛然而止,一切竟砉然归于沉寂。那种美妙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于是我又细的品味了一遍。第一乐章,不太快的,有些庄严的快板。开始的低音弦若隐若现,《音乐圣经》上称为“如阿拉伯神话的恶魔在一股烟柱里消失了一样”。这个令人窒息的背景,是不是指代着当时欧洲神圣同盟的历史倒退?很快新主题出现了,背后的定音鼓似曾相识。贝多芬对定音鼓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到第九交响曲,定音鼓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碎片回旋组成了两股巨大的波澜,在一个相互斗争的上升后达到高潮。然后回到开头,是主题的再现。最后的一系列持续的低音,似乎预示着某种不详,被称为悲剧性的结束。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贝多芬一反由海顿创立,并在自已手中完善的交响曲“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快板”的曲式,在第二乐章大胆地使用了快板,因为在第一乐章的悲剧过后,需要积极的行动。由极负冲击力的鼓声引出的谐谑曲,被有人称为贝多芬最伟大的谐谑曲。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中速的行板-柔板。本乐章也是一反常态,本该是谐谑曲的地方使用了慢板,这是对前两个乐章的思考。由神秘色彩引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