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
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5、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
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6、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7、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劳动者从事
f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1、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
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2、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
品替代。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头部、呼吸、眼面部、听力、手部、足部、躯干、皮肤、坠落、其他等十大类。
4、工作场所存在高毒物品目录中的确定人类致癌物质,当浓度达到其12职业接触限值(PCTWA或MAC)时,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当暴露于80dB≤LEX8h<85dB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当暴露于LEX8h≥85dB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5、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6、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7、用人单位应当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1、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