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有限公司
7
f深茂铁路JMZQ6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2213灌注水下混凝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桩用混凝土全部采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砼罐车运送至现场。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由现场试验人员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含气量、扩展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清除出场,不得使用。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20mm,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1m,不宜大于3m。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并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应太长,宜在3小时内灌注完成。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及时提升导管,控制导管埋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埋深控制在2~6m之间。灌注时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面按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00cm控制,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灌注结束时,应由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灌注混凝土面达到交底要求后方可停止灌注,拆除导管。最后几节导管应慢速拔除,拔除时利用吊车上下缓慢活动导管,防止出现空心桩。整个灌注过程,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填写灌注记录表。
第三章质量控制要点
31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桥梁沿线布设的导线点应由专业的测量人员定期进行导线复测,定期检核导线点的偏差,在已有的导线点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对已有导线点进行加密,布设加密导线点,以减少施工测量过程所用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和提高测量结果质量;组织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测量人员对桥梁各个结构物进行测量放样,加强施工测量偏差,严格控制偏差在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使得测量成果最优质量最好。每次放线都要有详细的测量记录,并且每次测量放样的原始记录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8
f深茂铁路JMZQ6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保存好以作为校核桩位偏差的依据,并对各标志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32施工中质量检查与控制
成孔检查包括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等。孔位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场平台搭设好后,通过测量精确控制护筒下放的位置,并在护筒插打好后对护筒中心点进行复核测量,严格控制桩位偏差,桩位复测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孔径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时,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必须考虑到成孔直径不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