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钢筋笼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钢筋笼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钢筋笼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主筋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钢筋笼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钢筋笼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钢筋笼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钢筋笼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钢筋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6
f深茂铁路JMZQ6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笼徐徐下降,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钢筋笼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钢筋笼,使上下两节钢筋笼的竖向主筋位于同直线上进行连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钢筋笼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2210钢筋笼定位钢筋笼定位,必须由测定的护筒标高来计算吊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然后在吊筋顶吊环内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钢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顶5cm左右),并将整个钢筋笼支托于枕木上。2211导管安装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直径一般应在20~30cm。导管中部节段应等长,配几节1m和05m的短管。底部节段长度4m以上、与漏斗下连接部位应选用长度为1m、05m的导管。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3倍。导管安装后,调整卡盘高度使导管底部距孔底有025~04m的空间。导管吊入孔内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正、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橡胶圈垫进行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更换。2212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其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柱桩不大于50mm,沉渣厚度不符合规定时,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将导管下放至孔底,用调制好的泥浆通过导管注入孔内,把孔底沉渣及浓度稍大的泥浆置换出来,并测试和记录泥浆的比重、含砂率、粘度,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时,由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清孔完成后立即浇注水下混凝土。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