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其基本理念和实现的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参与科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使学生能把直接经验运用到生活中,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中的探究活动是有组织、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的自行探究,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我们的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切实提高学生探究的实效性,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科学探究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联系生活,让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充满科学。科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探究在探究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水变热了》一课时,探究水“热升冷降”在生活中的应用一环节时,我设计了加热烧杯里的水的实验。对于烧开水的活动,学生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但没有多少学生真正观察过水的变化过程。实验前,让学生猜测烧杯里的水是怎样烧开的?水是怎样运动的?要求学生先猜想再说说猜想的根据。为了使学生思维不是只停留在烧开水的表面现象,而是真正认识冷水是怎样变热的,必须观察到热水的运动。那么,怎样显示水在加热过程中的运动呢?我是这样做的,在水里加了少许锯木屑,用锯木屑来标识水的运动,水朝哪个方向流动,锯木屑就朝哪个方向流动。在加热时,底部的热水上升,锯木屑随之上升,上部和周围的冷水就来补充。观察过程中,有的学生说:“锯木屑在纵向打圈子、在跳舞,发现了锯木屑的运动是不断循环的。”这时,学生不由得产生了新问题:“锯木屑为什么会上下运动呢?水是怎样被烧开的呢?”通过讨论、分析得知:水的循环带动了锯木屑的循环。由此可以推出:“热水不停地上升,冷水不停地下降。”水不停地“热升冷降”,杯中的水整体逐渐变热,水就慢慢地全部烧开了。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也懂得了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认识它、了解它。二、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兴趣,增长探究能力。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精心创设问题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