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适用于广大基层医生王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制定的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基层指南)于2009年12月发布。基层指南是我国第一部面向基层(城镇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国家级的权威的实用性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是基层医生培训的统一教材。基层指南适用于广大基层医生,也适用于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1基层指南的特点1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基层指南简明扼要,全文3万余字,共7个章节,第1节为高血压检出,随之为诊断评估、治疗、预防教育、管理,还有双向转诊及工作考核。另有附件11个,主要有高血压基本概念、血压测量规范、抗高血压药、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社区治疗参考方案、高血压管理流程图等。12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生)。全文没有太多理论或研究进展的描述,贯穿全文的内容是把高血压检测出来,进行诊断评估;规范化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分级管理;降压治疗要达标。可操作性强,表现在分级管理上,如高危对象,则建议立即药物治疗,血压不达标,则每周随访1次,血压达标则每个月至少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血压、疗效、不良反应、用药等。但指南毕竟是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许多内容不可能做太具体、太详细的规定。13简化危险分层基层指南最大的变化是将以往指南的危险分层做了简化。将原来的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简化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即将原来的高危和很高危合并为高危。因为高危与很高危治疗原则是一样的,即立即药物治疗。简化危险分层项目如下:(1)低危: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2)中危: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3)高危: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3个危险因素,或伴靶器官损害的任何一项,或伴临床疾患任何1项。但要了解危险因素的如血基层指南实用性强,适用于我国城镇社区和乡村医生(即基层医
f脂异常的具体诊断标准,还需查看附件3影响预后的因素。14根据国情,分档次进行化验检查项目危险分层的检查评估指标分2个档次。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别较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较大,故将用于危险分层的有关化验检查指标分为“基本”要求和“常规”要求2个档次(见基层指南中的表2)。建议各地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尽量去完成。基本要求是指最低要求,即经过培训的乡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