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原因在于FDI进入后并没有大规模的技术转移发生,而只是通过行业内竞争程度的提高来促进当地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Blomstrom等1989更进一步以墨西哥为例,分析了FDI进入后对19651984年当地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FDI进入后不仅提高了当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水平,而且促进了生产效率本身的增长。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制造业,但是Blomstrom等1998对印尼的研究使用的是企业数据,所涉及到的行业较多,但结论依然支持FDI的正向溢出效应。二负向溢出效应研究Haddad等1993对摩洛哥19851989年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外资股份较多的企业,其TFP水平也较高;当地企业生产率的增长与行业内FDI的多少无关;完全独资的当地企业,其生产率的增长率反而高于拥有外资股份的企业。Aitke
等1999对委内瑞拉19761989年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FDI只是提高了拥有外资股份的企业的技术效率他们称之为“己厂”ow
pla
t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对于规模较小的厂商才是“强健的”;对于完全独资的当地企业来说,FDI通过“市场攫取效应”反而抑制了其技术效率的提升。Okamoto1999运用企业数据,对19821992年日本在美国汽车行业的投资进行了研究,也没有发现支持正向溢出效应的证据。Ko
i
gs2000利用19931997年企业面板数据对3个东欧转型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波兰的FDI进行分析发现:仅仅在波兰,拥有外资股份的企业才比其他企业的绩效performa
ce要好;总体上FDI对三国当地企业没有正向溢出,在波兰没有证据支持正向溢出效应,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FDI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效率反而有负面影响。Dja
kov等2000利用19921996年捷克的企业数据进行了研究,也发现外资企业包括独资和合资企业对没有外资伙伴的当地企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fKathuria2000利用19761989年26个三位数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对印度的FDI进行了分析,发现单纯外资数量用外资企业销售占行业总销售的比重衡量的增加对当地企业的技术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而可获得的外资技术资本存量tech
icalcapitalstock则对当地的技术存在正面作用。
三有关有条件的正向溢出效应研究1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1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Ca
twell1989研究了19551975年美国在8个欧洲国家的投资,发现当地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里,正向溢出效应显著;技术实力落后的当地企业要么被“逐出”市场之外,要么被挤入为跨国公司所忽略的“小块市场”里,自然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因而,他认为当地企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