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抗力风险。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2004年9银监会《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如下规定:1、对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2、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要求其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3、在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时,应建立严格的贷款项目审批机制,确认该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4、应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审核5、应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担保,确保担保真实、合法、有效。6、应建立完备的贷款发放、使用监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7、行应严密监控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情况,防止用流动资金贷款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垫资。8、应对有逾期未还款或有欠息现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款进行监控,在收回贷款本息之前,防止将销售款挪作他用。9、应密切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情况,确保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后,该房屋能够在合理期限内正式交付使用。10、应密切关注建筑工程款优于抵押权受偿等潜在的法律风险。11、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及市场的变化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影响。2011年3月,银监会警告楼市泡沫风险重点防房地产开发贷款。三、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风险管理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防范与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严格贷款审查(1)商业银行应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审核:包括企业的性质、股东构成、资质信用等级等基本背景,近三年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以往的开发经验和开发项目情况,与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等。对资质较差、经验不足的企业,贷款应审慎;对经营管理存在问题、不具备资金实力或有不良经营记录的,贷款发放应严格限制;对于依据项目而成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司应进行特别深入调查审核。(2)商业银行对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2
f(3)商业银行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要求其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担保。(4)加强贷款质量监测与考核我国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又称贷款五级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五级:正常、关注、次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